第988章 上岸卖货(2 / 2)

重回1982小渔村 米饭的米 11946 字 6个月前

放在以后,想看到这种几千斤几千的往海里到海鲜的画面可不多,有的话,也是禁渔期渔政抓到偷偷出海捕捞的渔船,才会这样将船上的货,几千斤的往海里倒回去。

“东子,你去吃饭,这里给我看着。”

“爹啊,我们县城附近哪里有没有听说盖鱼罐头厂的?”

“瞎说,哪有什么鱼罐头厂?罐头里头还能有鱼?这怎么吃?罐头里头不都是橘子什么之类的果子吗?放鱼可怎么吃?”

“哦。”

那就是这年头,他们乡下地方鱼罐头还不出名,粤省那一代好像是有生产,不过都是卖到海外去了。

毕竟改开以前生产力低下,民众的购买非常的有限,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,罐头可是高级食品,只有人上人才能吃得起。

不要说改开以前了,现在改开后,罐头还是只有有钱人才能吃得起的,谁舍得花好几块钱几天的工资买一瓶只能甜甜嘴的罐头?

也就只有送礼才舍得下血本。

但是放到海外,罐头确实只有穷人才会去吃,有钱人当然更愿意吃新鲜。

哈哈,颠倒了。

叶耀东也是随便冒出来的一个念头,就是想着这么多的货都到了海里多可惜,要是能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罐头,那该多好。

也是海鲜储存不易,运输困难,为了延长食物变质的期限。

可惜,现在工业还在发展,所有的机器设备全部都是要靠进口,生产技术都是外来的,大概只有配方是属于自己的吧。

叶耀东摇摇头,他也没那么多的精力,也不懂这七七八八的弯弯道道,还是老老实实的当渔民捕鱼吧。

把驾驶舱留给他爹看着,他去吃饭。

饭跟汤还热乎的,就菜有点凉了,不过在海上能吃上一口热乎的饭,就已经很不错了。

他捧着一海碗的饭跟菜,往甲板上去,边吃边看他们把货一筐一筐的倒进水里。

虽然昨天已经看过了,但是今天往海里倒的货更多,百看不厌。

心当然疼,不过看着这场景倒是觉得也挺下饭的。

“现在一筐一筐的往海里倒,等以后的人捕的就专门都是这些倒进海里的货了。”

“怎么可能,这些货拉回去都嫌占地方,送人也就只能拿去喂鸡鸭喂猪狗,现在都没人要,以后谁那么傻,捕这些货。”

扎心了。

“我就这么说说,指不定以后船越来越多,捕的货越来越多了,连带着这些也值钱了。”

“捕的越来越多,大家吃的越来越好,那这些更没人要了,猪都吃不过来了……”

要不是他活到2023年,他都差点信了。

现在猪吃番薯,吃番薯藤,等以后就是人花钱去买番薯,买番薯藤吃了。

“有道理,叔说的对。”

“等要回去的前一两天,倒是可以把这些货捡一下,带回去给你做鱼露,你那鱼露作坊的规模倒是盖的不小,那好几千块钱,得好几年才能回本吧?”

“不知道,才刚卖一个月。”

“船上要是能养猪就好了,就不用倒在海里了……”

“养猪是没可能的,直接在海上把这些货利用起来生产倒是还有可能,不过,得几百几千吨的大船才有可能边捕捞边生产。”

“真的啊?你知道的可真不少……”

……

叶耀东干了一整碗的饭,工人们甲板都还没收拾完,还在那里倒货,他看着也没他什么事,渔船紧跟在丰收号后头,有他爹掌舵,他干脆躺回船舱补睡去。

中午睡一会儿,补个觉,晚上才能有精神。

昨天才刚带上船的新被子,现在躺进去已经能闻得到浓浓的海鲜味了,也还好这两天大太阳,被子不会有潮湿感。

吃饱饱的,本来也容易犯困,他刚躺进被窝,原本还想着耳边机器的轰鸣声,谁知道没多久就睡了。

等他再次睡醒,旁边的床铺依旧空荡荡的,也不知道那些人是没睡还是已经醒了又出去了。

他看了一下时间,已经三点了,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,饱饱的睡了一觉后感觉特别的舒服,尤其是大冬天的,再也没有比躺被窝睡觉更让人舒服的。

虽然渔船摇摇晃晃的,耳边轰鸣声又不断,但是有个地方能够躺着,已经是奢侈了。

外头已经没有阳光了,只剩下厚重的云层跟刺骨的寒风。

他走到后甲板,小心的扶着船沿,尿了个尿,就赶紧抖几下收进去,回到甲板上。

“是不是快靠岸了?还醒的挺及时的,你们有没有睡一会儿?”

“有,刚刚闲着没事也去睡了一觉,刚醒来没多久。”

“快靠岸了,刚刚一路上看到不少拖网的渔船,我们后面也跟着几条拖网渔船,应该也都是要靠岸的。”

叶耀东点点头,往舵楼上去,他爹坐在驾驶舱里头倒是也不会冷。

“是不是快到了?”

“快了,应该还有二十来分钟。”

“那也花了快六个小时。”

“在海上,不比在岸上,水路本来也慢。”

他呆着跟他爹聊了一会儿,就又去甲板上吹冷风,驾驶舱太挤了。

等到半小时过后,远处热闹纷杂的港口遥遥在望,大家也都伸长了脖子说着终于快到了的话。

省城的码头来往的船只格外的多,像他们这样大的船,他们远远看着都有不止十几条,连三十多米的船都能看到几条,不是市里能比的,更不是他们镇上的小码头能比的。

夕阳西下,大大小小的船只都在海面上穿梭,往前方的码头靠岸。

码头上,渔民们忙碌地搬运着一筐筐新鲜的海鲜,笑声和谈话声此起彼伏,充满了生活的气息。

海风带着咸咸的海水味,吹过每一个人的脸庞,又黑又通红的,脸上都带着丰收的喜悦。

“这个码头是专门鱼获上岸的码头吧?”

“肯定啊,省城这种大地方,货运码头跟渔船码头都分开的,今天靠岸的船看着也没有很多,大概都在海上。”

两个船工在那里一问一答。

“别说了,马上靠岸了,先把鱼仓里的货都搬出来一点先。”

“好好好,干活了……”

叶父跟着丰收号一块挤进码头的空档,两条船并排停靠在一起。

两人也没有立即让货先搬下船,而是先上岸找买家,他们是外地的,得多问几家收购的,免得人家故意压价,问好价格后,带人上船看货,然后谈拢后,再叫人搬货上岸过称。

码头上熙熙攘攘的都是渔民,或者是收货的中介,空地上到处都是一筐一筐的海鲜,地面都湿漉漉的,到处都散发着鱼腥味。

叶耀东跟叶父还有裴父三人穿梭在人来人往的人群中,地面上到处都是一筐筐的海鲜,人挤人货挤货。

也有一些小船捕到的货,直接就在码头摆摊,等着小贩过来咨询收购。

他们三人专门找大的收购点,小的收购点不足以信任,也不一定能吃下他们那么多的货物。

“这里都是人都是货,我们分头去多问几家,就问船上最多的那几样货价格看看,等会再对比一下。”

人挤人,筐挨着筐,走都不好走,叶耀东跟着他们问了一家后,就想着分头行动能快一点,免得还没开始称货,天就黑了。

“那行,那就各自分头问,问好了,等会儿还是在这里集合对比一下哪家出的价格高一点。”

三人立即分头行动。

叶耀东也没想到原来省城的码头是这样的热闹,各种吆喝声不断,人不比货少。

一路走过来,他也看到不少金目鲷,但是也没见哪里有像他们那么多的。

逛了一整圈,整一个码头所有的金目鲷加起来也就三四千斤,都没有他们任何一船的货多。

他也朝个别渔民打听了一下,他们的金目雕都是在三毛二三左右收去的,他心里也有数了。

在周围扫了一圈,他选了两家门面看起来比较大的收购点,虽然依旧破破烂烂,但是看着他们在这个空地上搬来搬去,称货算账的人最多。

他问了一下谁是老板,就直接走过去。

“老哥,金目鲷什么价收啊?”

“不分大小,直接称三毛二。”

“那分大小呢?”

“你分好给我,大的三毛五,小的三毛,我这里不分。”

“量大有没有贵一点?”

“有多大?有个上千斤的话可以考虑加一分钱。”

“挺大的,上万斤要不要?”

人家原本低头忙活,清点货物,只是抽空回答,爱搭不理的,不耐烦的语气,瞎子都能听得出来,但是一听到他说的上万斤,立马直起身子,瞪大眼睛。

“上万斤?真的假的?你不要唬我,要是存心拿我开刷的话,你可走不出这个码头。”

“肯定不能啊,我可是老实人,诚心过来问价格,谈价格的。”

“有万斤的话,不分大小,直接称三毛三。”

“哥,你这就不诚心了,我刚刚也问了一大圈,挺多人也都是三毛三卖的,我这么多的量,你随便卖卖都能多挣,一丁点那样我就不跟你说价格,你说多少我就多少卖了。”

“你真有万斤的话,带我去看一下货,确实的话,给你算三毛四,不能再多了,再多我要亏本了。”

每一个商人都爱说这种话。

咋可能亏本?亏人品都不可能亏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