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1章 它就不是个工厂,而是个幌子(2 / 2)

那年花开1981 风随流云 4180 字 1个月前

我家亲戚就是昌北机械厂的,本来快死的厂子活了,赚了钱上了税还给工人们发了工资,我们哪里汉奸了,我们害谁了?我们没有吃里扒外对不对?」

唐明泰气呼呼的喘了两口气,很不甘心的道:「所以今天早上我爬起来就去找王秦山,跟他好好的再吵一架,他要是敢把技术外包给扶桑人,才是汉奸呢!

结果我去找王秦山,他却提前被中艾的人接走了,然后我就接到了京城郭经理的电话,让我过来跟裴同学汇合」

「但今天我肯定饶不了他,我必须当面跟他说清楚,是我们的技术成就了现在的昌北机械公司,他王秦山要是敢用外人的技术顶替了咱自己的技术,我跟他没完。」

「欸,唐经理你说到点子上了,技术是咱自己的技术,这才是我们的愿望和目标。」

李野指了指唐明泰,笑着道:「唐经理你还记得当初我们为什麽找到昌北机械厂去的吗?」

唐明泰愣了愣,道:「当初是李大勇牵头搞了缝纫机的改进项目,但没有地方生产,所以才有了后面跟昌北机械厂的合资。」

李野点头道:「对,唐经理你是机械方面的技术人才,应该知道机械方面技术的革新,不可能全部在实验室里完成,必须依托工厂和市场.」

「所以昌北机械公司,就是为了研究技术,为了培养你们这支技术团队组建的,他王秦山.其实是在给你们技术部门服务。」

「.」

李野说的这个思路有点绕,不止唐明泰有点懵,就是郝健和裴文慧,一时之间也没反应过来。

毕竟王秦山是一厂之长,怎麽成了给技术员服务的「下属」呢?

不过裴文慧想了想之后道:「哥,昨天我跟大勇通电话,他发了火,也说过类似的话,

但他说的是咱们掌握技术,不是非要靠着王秦山,实在不行大不了咱们撤股,另起炉灶,鹏城这边的环境更好,大不了搬过来。」

「另起炉灶?干嘛要另起炉灶呢?技术团队必须留在京城。」

看到众人有些不解,李野想了想道:「我给你们讲一点东西,也透露一下我对你们未来的期望和规划吧!」

李野伸出手掌,摁下一根手指,说道:「一个机械企业,想要成为行业巨头,一共就那麽几步,

第一步是拥有一项新技术,这一步我们已经做到了,起码有了昌北—1丶昌北—2,在内地算是先进水平。」

李野摁下第二根手指:「有了技术之后,就需要试生产,起码要造几百台产品,然后在内部不断的测试,

当初南城第三机械厂不配合我们做这第二步,所以我们找了昌北机械厂,算是完成了这第二步,」

李野摁下第三根手指:「第三步,根据市场反馈,对产品进行修正和调试,我们现在刚刚走到这一步,

今年我们的昌北—1卖的不错,所以根据客户反馈,逐步解决了很多细节上的技术问题,多说一句,中艾机械公司还没走到这一步呢!」

李野说的这些都有依据,比如后世卷到飞起的新能源汽车。

贾跃停和许家因,都死在了第三步之前,而雷布斯,也卡在了第三步上,迟迟迈不出前进的一步。

但李野却依托昌北机械厂和靳鹏的销售渠道,完成了这第三步。

李野摁下第四根手指,凝重的道:「第四步,我们需要持续的技术更新,持续的产品叠代,只有走到了这一代,才能把其他的同行给击败,

但是想做到这一步,就需要完全属于自己的丶更加强大的技术团队。」

李野看着唐明泰和裴文慧道:「现在你们该明白,我为什麽要把技术团队留在京城了吗?」

唐明泰丶裴文慧齐齐的摇头,表示自己不明白。

「唉~,因为京城的技术闲人多呀!」

李野问唐明泰:「你是懂机械的,你说咱们内地,哪里的工业研究所最多?」

唐明泰恍然大悟道:「涉及机密的不论,民用工业方面的研究所,京城占了很大一部分,而且这些研究所里面闲着的研究员,也是全国最多.」

京城的研究机构,一直就很多,而且经过多年的积累下来,里面积攒了不知多少技术员。

李野组建昌北机械公司,就是个「挖墙脚」的幌子机构。

就八十年代初,人们见面可不是互相问:「兄弟在哪里发财啊?」

大家都是先问:「同志你是哪个单位的?」

如果李野连个正式单位都没有,想邀请人家过来领工资搞技术,人家根本不鸟你。

你个野鸡单位,想请我?

我是国家正式研究员,丢不起那人。

但中港合资这个名头,还是很唬人的,现在唐明泰的手下,就有好几个刚挖过来的技术人员,要不然也不会这麽快搞出昌北—2。

所以昌北机械公司这块中港合资的招牌,暂时不能丢,而且李野还想依托这个厂子,让中村直人吃点苦头呢!

李野看到唐明泰明白了,便笑着道:「那你知道,下一步你该干什麽了吧?」

唐明泰讪笑一声道:「我这.不会是挖xx主义的墙角吧?」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