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436(1 / 2)

,留在百姓手中的粮食多了,百姓就更加勤劳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循环激励措施。”

刘秀点头,“朕的想法与卿相同。”

【这一措施正适合才刚平定的天下,减轻老百姓的担子,天下修养生息。

但是这一措施实施下去,会出现一个问题,那就是从百姓那收上来的粮食少了的话,国家的财政收入也跟着少了。

史料上曾经记载,在汉平帝时期,全国就有59594978人,可以说是将近六千万人,然而经过王莽末年时,全国人口仅剩下大约一千二百万。

既然只剩下一千二百多万人的话,那么就没有必要留那么多的官,于是刘秀出台了第二个政策“并机构”。

刘秀合并了全国四百多个县,这些县一合并起来,县官的编制自然也就少了,他就是以此“并机构”的方式来缩减朝廷官员的开支。】

血淋淋的数字摆在所有人的面前,从六千多万人到只剩下一千二百多万人,这还是王莽末年而已,若是再算上王莽末年之后各方势力连年的征战,人口的锐减肯定不止于此。

刘秀神色悲戚,“十之存二啊……”

【第三个政策“优待奴婢”。奴婢指的是奴隶。

在西汉末年的时候,因为当时国家的经济并不好,全国已经存在了很多破落的农民,他们把自己卖了,成为了奴婢。

而到了东汉时,经过连年的征战,全国的奴婢就更多了,他们在市面上流通着。

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无论哪一种人,只要人数太过庞大,都容易因为一些事情产生暴动。所以刘秀一连下了九道关于优待奴婢的诏令。

刘秀身为一位皇帝,却能够将目光聚集到底层的奴隶身上,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难得的。

他的这九次法令里面,规定了不可制约奴隶的人身自由,不可随意伤害奴隶,不可随意杀害奴隶……等等

要知道西汉时期,杀一个奴隶就跟家里杀一只鸡一样,到了东汉,刘秀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的。】

刘秀闻言,立正肃容,奴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,群体庞大,最是需要好好处理、安置他们。这些人也得有国家法律来保护他们。

“天地之性人为贵,其杀奴婢,不得减罪。”刘秀神色冷然。

邓禹神色一怔,这才是将天下黎民百姓真正当作自己的子民啊!

他们的陛下合该在历史上留下美名……

【刘秀这一系列的“柔百姓”的措施,如果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,那就是“以人为本”。

“以人为本”是我们现代的理念,封建社会的帝皇能做到这一点,足以证明这一定是一名优秀、仁德的帝皇。

而刘秀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,其实和他的个人成长经历是有关的。

我们都知道刘秀生于民间,长于民间,曾经还是一位勤勤恳恳的农民。

正是因为他曾经是农民,所以他知道民生的艰苦,知道老百姓的不容易,知道老百姓的需求,这一切他都深有体会。

所以在他当上皇帝之后,他才会打心底里为老百姓着想,为老百姓谋福祉。

正是他的这一系列措施,逐步医治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身体、心灵上的创伤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