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 三征高丽(1 / 2)

【若论“败家”之能,千古以来,确实鲜有人与这位大名鼎鼎的隋炀帝相提并论。】

隋炀帝!

捂着心口几乎要晕倒的隋文帝杨坚听到这里,瞬间支棱起来——要素察觉.jpg

大隋群臣全都不可思议地瞪圆了眼睛。

“这逆子就是隋炀帝?!”

……我大隋,莫非也要二世而亡了?

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出现在大隋君臣心中,他们连忙将这个念头甩了出去。

————不至于,不至于。以大隋的情况,即便下一任君主昏庸败家,也够他败个几十年,最多最多就是国势日衰,只要下下任皇帝靠谱一点,总能慢慢挽回。当初秦朝二世而亡,除了胡亥瞎搞之外,亦有六国遗民难以归心,秦国军功制崩溃的因素。

而大隋四海升平,万民归心,焉有此患?

尽管心中如此安慰自己,但不详的预感仍是徘徊不去,让殿内气氛变得极为压抑。

这不详的预感很快就实现了——

【修东都、开运河、游江都只是一个开始。就算他如此挥霍,也还没败光隋文帝留下的家底呢,真正的大头还在后面。】

“……真正的大头还在后面?”

隋文帝杨坚怀疑自己在做梦。

这小子已经用几年时间花掉了他老子一辈子都花不掉的钱,把他辛辛苦苦增长上去的人口数量削了一截,这还不是大头?

……人不能,至少不应该。

鸦雀无声的朝堂上,只有隋文帝杨坚的咆哮声在肆虐:“把这畜生给朕拖过来!”

【之前已经说过,隋文帝在位时,不仅令统一的突厥分裂成两部,还获得了“圣人可汗”的尊称————当时臣服他的主要是东突厥。正如当年西汉接受处于弱势的南匈奴的臣服,助其暴打北匈奴——样,隋文帝接受东突厥启民可汗的臣服后,便一手扶持起东突厥,而对西突厥加以压制。等到隋炀帝杨广继位后,西奕厥已经衰微。于是这位大隋天子轻而易举将之收降,并分割成三部,至此,北方突厥彻底臣服!】

【————这一年,是大业六年。】

“哎哟!”

真·被拖过来的太子杨广立刻就挨了老父亲的一记窝心脚,一屁股坐在地上。

怒发冲冠的老父亲犹觉不解气,越想越觉得肉疼的他手一伸:“拿朕鞭来!”

群臣连忙上前阻拦,杨广更是手脚并用爬起来:"父皇,未来之事岂能做准……"

隋文帝杨坚才不听他狡辩呢。他只知道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粮都被这败家子霍霍了,不毒打他一顿难消心头之恨!

啪!啪啪啪!

隔着劝架的大臣,这对父子在殿堂上玩起了你追我赶的“游戏”,长鞭凌厉的破空声呼啸响起,而大臣们也就是意思意思拦一下,可没有谁真的挡在前面替杨广挨打。

————尽管仙人没有重点提及,但水镜中闪过的画面里,不乏隋朝大臣被杨广这昏君抄家灭族的画面,他们现在都忍不住想杀了杨广,又怎么可能真心替这昏君求情?

“啊——”

“呜——”“呃——”

杨广销魂的惨叫声为水镜中的画面配上了最好的音乐,大臣们只恨不能替他伴奏。

惨叫声中,只见镜中这位大隋天子不断出游,每次都声势浩大,排场惊人。而旁边还贴心地写上了每次出游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,隋文帝抽打的力度都因此更重了。

【登基至今短短六年,闲不住的杨广一边在国内大兴土木,一边四处出巡。】

【大业元年,南游江都,次年四月才回归洛阳。大业三年,北巡榆林;大业四年,又至五原,出长城巡行于塞外;大业五年,西巡张掖;大业六年,再游江都。】

【短短六年,杨广似乎已经做完所有想做的事,去过所有能去的地方,如今就连北方草原都彻底臣服,这位大隋天子愈加志得意满,决定好好显摆显摆,这一次,他来到东奕厥,临幸启民可汗大帐。】

【而这次普通的出游,却给了他一个“意外之喜”,也改变了大隋王朝的走向。】

水镜之中,淡淡的云雾飘散开来,现出一间极具草原民族风格的大帐。

大账中,一身草原民族打扮,顶着"启民可汗"四个大字的男子收到消息,惊讶万分:

“大隋天子驾临?”

杨广的“突袭”让这位启民可汗猝不及防。他连忙去看帐中的另外一个人————此人一身不同于大隋也不同于突厥的少数民族打扮,手上还拿着使者专

用的节杖。

四个大字突然从他头顶蹦蹦哒哒出来。

【高】/【丽】↘【使】/【者】↘

两人惊慌地对视几秒,启民可汗叹气道:“事已至此,你我共同觐见大隋天子罢!”

高丽使者就在帐中,藏是藏不了的,启民可汗只好请他一同去朝拜隋炀帝杨广。

似乎有一阵大风吹来,将水镜中的画面吹散,再次出现时,就是启民可汗与高丽使臣共同拜见隋炀帝杨广——后者的出现显然出乎杨广意料,他眼中闪过一抹恼怒。

【————原本是心血来潮来见启民可汗,却意外遇见高丽使臣,高丽使臣偷偷摸摸在东突厥做什么?可见高丽国不老实啊!】

【高丽使臣的出现击中了杨广的雷点。他本以为四海臣服,所有人都匍匐在自己脚下,却被小小高丽戳穿了这个假象。】

在随行大臣裴矩的建议下,隋炀帝杨广对高丽使臣发出礼貌的恐吓:"启民可汗诚心侍奉大隋,朕才会亲自驾临可汉营帐。明年朕就巡视涿郡,你回去告诉高丽王,让他早点来朝见,千万别怕。要是不来的话,朕就带着启民可汗,亲自去见他。”

看到高丽这个名字,隋文帝杨坚露出头痛之色——他还记得这个讨人嫌的小国。占尽地利优势,国都在山城之中,打起来特别麻烦,看在其国主如今还算安分的份上,杨坚也懒得浪费国力物力去攻打。

————不过十多年,又开始不听话了吗?

……

“高丽?这个名字有点耳熟……”五胡十六国时期,慕容舅光有些好奇,“同我前些日子才攻破的小国高句丽有何关联?”

【高氏高丽,世居朝鲜半岛,在诸夏史书上有过多个名字。汉朝时为高句骊,南北朝时为高句丽,隋唐之时则简称高丽。】

【当初汉武帝征服朝鲜半岛大半领土,置以玄菟、乐浪、真番、临中四郡。汉昭帝之时,真番、临屯二郡被并入乐浪郡。到东汉末年,辽东太守公孙度从乐浪郡中分割出一部分,设为带方郡。从前的四郡之地此时便分为玄菟、乐浪、带方三郡。】

【东汉末年群雄并起,中原打成了一锅粥,一个始建于汉元帝时的小国高句骊悄无声息地发展着。直到东晋之时,它趁东晋朝廷自顾不暇之际,一举吞下了玄菟都,又在与百济的争夺中获胜,夺得乐浪、带方二

郡,辽东三郡尽归其所有!】

【当这个小国再次出现在史书上,是五胡十六国时期,且换了一个新的名字——高句丽。这一次它的出场显得极为狼狈。】

【————前燕开国皇帝慕容默——举攻破丸都,杀得高句丽国主单骑而逃。】

【幕容铲掘开前任高句丽国主之墓,将墓中尸体以及高句丽国主的妻子与母亲一并带走。此外还有大量的财宝,“掠男女五万余口,焚其宫室,毁丸都而归”。高句丽国主称臣上贡,这才迎回了父亲的尸体。】

“原来高丽就是高句丽……”慕容贵终于恍然大悟,他认真欣赏了一番水镜之中的自己率领大军踏破丸都的英姿,不可思议地开口,“天意难料!如此小国,竟能延续到数百年之后,国祚远胜于我燕国?”

——更不可思议的是,这样的小国还敢背后搞事,招惹那个如日中天的大隋王朝?

————就不怕大隋王朝翻掌将之覆灭?

……

汉武帝刘彻的目光紧紧盯在水镜中的高丽版图上:“那是朕的辽东四郡!”

东汉末年的辽东太守公孙度更是一惊。

……该死的东晋司马家,内斗之时,让多少蛮夷分食了本该属于汉家的土地啊!

其他东汉末年的诸侯同样面色发黑。

——死去的记忆又开始攻击所有人。

自从得知永嘉之乱、五胡乱华之事,天下哗然,拒绝内战的声音传遍大江南北。而嫌疑最大的河内司马家更是迎来了天下人异样的审视,这段时间都不知进了几波飞贼,遇上了几次意外,遭遇了几次火灾。

高句丽的发展唤醒了大家对司马家的痛恨。可想而知,河内司马家又要倒霉了。

伴随着一阵节奏轻盈的背景音乐,上一刻还在大火中焚烧的丸都逐渐褪去破败的色彩,显露出重新修建过后的焕然一新。

它在群山的怀抱中牢牢缩起手脚。似乎任何人想要打过来,都只会撞得满头包。

那道动人的女声不紧不慢地念道:

【时移世易,南北朝末期,曾经被慕容觥吊打的高句丽已是朝鲜半岛的霸主。尽管高句丽曾向北魏与北周纳贡称臣,却并非归顺,同时也向南陈示好。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后,高句丽依旧首鼠两端,直到南陈被灭,高句丽这才

慌了,整顿兵马围积粮食,做好了隋朝来攻的准备。不过隋文帝并未计较,只传书一封,令其改过自新,并册封其新任国主高元为高丽王——这个小国在史书上的名字便成了“高丽”。】

【隋文帝杨坚的大度大概被理解成了软弱,就在被册封的第二年,也就是开皇十八年,高丽国主高元举兵进犯辽西,虽被及时打退,隋文帝却勃然大怒,以汉王杨凉为帅,派水陆三十万大军讨伐高丽!】

【没想到两路大军均进展不顺。陆路这边,恰逢大雨,后勤无以为继,军中又疫病四起;水军倒是渡海直逼平壤城,却遭遇风暴袭击,大部分船只都因此沉没。撤军之时,死者达到十之八九。再加上高丽王诚惶诚恐遣使前来谢罪,隋文帝杨坚便干脆就坡下驴,从此不再对高丽用兵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