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君于臣而都是忌讳,他怎么敢?
【按宋制军队在外设监军以视军中上下,郭进军中监军田钦祚积习难改,不顾军情紧张挖自家军资墙角,引起郭进军中不满,不仅如此田钦祚为报复郭进等人,对战事掣肘挑刺,甚至破坏军事部署。
具体过程现又默入历史,总之郭进临阵自杀,而赵光义听闻田钦祚言郭进暴死后,仅罢去田钦祚内职,出外任房州团练使。
再加上赵光义北伐期间,军中发生‘士卒夜惊,意图谋立太祖长子’,宋辽两军还没交手,军队就开始图谋赵德昭为太子。
所以更加印证了军队诸将,并不是完全服赵光义】
宋
赵匡胤回身一拳再打到赵光义身上,发疯似的怒吼:“你这厮就没深问过,就这么糊弄过去?”
他更想问的是:军权未稳,为什么要这么急匆匆地拔向幽州之地?
血再次溢满脸的赵光义满腹委屈:那是他未来做的事,跟现在的他又有何关系?
而满朝文武嘴上劝着赵匡胤,眼神却飘向殿上头发花白的郭进。
郭进历经后晋、后汉、后周三朝,乃是当世名将,虽然好杀人严士卒,但人家上能开疆拓土下能保家护民,做卫州刺史时还被洺州百姓立碑颂德呢!
没想到他结局不是马革裹尸,而是自裁于世?
把赵光义打了个半死的赵匡胤回身执起郭进的手,泣曰:“朕对不住你啊!你镇守西山十多年,使我无北顾之忧,没想到...”
赵匡胤张了张口,黝黑的脸庞臊得通红,胸中郁气全赌在嗓子口说不出来。
一直沉默的郭进躬身开口:“陛下对臣之心,臣如何不知呢?”
说罢起身,眼神若有若无地飘过满身血迹的赵光义道:“这天下武将,俺们认的也只有陛下!”
【不管怎么说,剑指幽州是既成事实,或许是为了更好地掌控军权,赵光义按下打下诸军的赏赐,仅仅略作休整就开始北伐。
至于过程...】
天幕沉默良久,直接跳过:
【战场上焦灼时宋兵并没溃败,辽国也没有占据主场优势,两方援兵都被击退,作战主力还是两方直属部队。
这关键时刻双方比拼的是谁能率先吞掉对方,谁就能获胜。
显然赵光义不比辽国能抗,正所谓兵法三十六计走为上计,见形势不对,万军之中他跳上驴车而逃。
正巧辽国主将耶律休哥中箭无法骑马,见宋主将要逃当即举箭三射中两箭。
赵光义想逃,耶律休要追,双方主将同时受伤的情况下驾驶驴车,在高粱河上开展了一场激情车技比赛。
双方抛却各自同伴越过千军万马,在尘土飞扬中你追我赶共唱‘你是风儿我是沙,缠缠绵绵到天涯。’
最终宋帝以超高的车技‘驴车漂移’打败游牧民族,勇夺高粱河车神称号,为汉人赢得赛事冠军,大家热烈欢迎!】
‘啪啪啪’的鼓掌声让历代
帝王脸色发沉(),不管宋太宗如何无能?()_[()]?『来[]$看最新章节$完整章节』(),但他也是皇帝,后人这种明嘲之色简直是把帝王脸皮踩在脚下!
但…他们脸皮被踩在脚下又如何?
历代帝王伤不了天幕半分,害不到后人半根毫毛!
宋
赵顼(宋神宗)神色屈辱地盯着天幕,他欲变法初衷,就是认为要变法强国,横扫祖上折辱。
他咬紧了牙关,想的太宗每有阴雨腿伤就疼,心下就翻腾得厉害,昔年汉高祖有白登山之困,汉光武有冀北之厄,甚至连唐初也有顺突厥之耻。
我赵氏子孙当雪此耻,可惜…他双目紧闭,吞下心中血泪…他大宋变法终不成功吗?
汉
刘彻心中浮起一句话:将士立功却不犒赏三军,乃为君大忌也!
他摇了摇头点评:宋太宗太过急功近利,想到宋北伐他心中一动转头问众臣:“尔等激战当如何?”
卫青沉吟几许道:“胜败乃兵家常事,后人也太过苛刻。若是臣领兵,臣会引辽主力大军来救,然后取其首以此震慑辽军快速取得胜利。”
刘彻点点头,仲卿之举宋太宗无法使用,天子不立于危墙之下,更不用说扎入大军取敌将首级。
仲卿之法是将军之法,而非天子之法。
如果换作他...刘彻五指轻敲案桌:他身为正统无须亲临前线为自己揽功。
天子当以身镇国,打仗自有将军争功!
就算不是正统即位…嗯,可以看看他大父汉文帝嘛,唉,刘彻得意地叹了口气:先帝果然爱我,倾心朕便废刘荣立朕为太子,怕朕受太后遏制强撑病体办冠礼。
生怕朕掌权时受到一丝委屈,先帝真的好爱我,朕想先帝了!
【当然这么丢人的事宋朝并没记录,此记载出于辽国,辽国对这场战役描述较为客观,但这介于赵光义出神的技艺,网友‘亲切’地称他——驴车车神!】
【实事上赵光义跑到涿州(河北保定北部)时,宋兵才真正全线溃败,溃败不说还找不到皇帝。
宋军上下找的皇帝去哪了?
他绕过涿州去金台屯但宋军不知,找不到皇帝的情况下,北军准备拥护赵德昭为新帝,但没能成功,因为换天落定之前赵光义回京亮出身份重归大宝。
最后因战局不利,攻克北汉的军赏迟迟未至,赵德昭为未得赏将士请赏,于是赵光义说出‘等你做了天子再赏也不迟’的话,然后赵德昭卒】
汉
刘邦自言自语:“那赵德昭就这么死了?死得也太容易了。”
如果是他肯定紧随而上,直接逼他赵光义立自己为太子。
反正你都说了做天子,那不就说明你要立我为太子?
既然军中有支持自己的力量,干脆就行险招占据大义伺机而动,总之坚决不死。
只要不死就能逆风翻盘!
他的想法也是刘启的想法,以宋太宗之迹告诫太子后,就见自个儿子托着下巴直言中心:
() “齐国双子之变?”
齐国双子指的是春秋齐国齐襄公两:公子纠与公子小白。
公子纠是齐襄公长子,公子小白是庶出,为夺王位两子各自倚大国借兵车,快马加鞭地回国,谁先回国谁为王。
宋太宗临阵逃窜之事与齐国虽不像,但本质都一样,赵光义与赵德昭谁抢先一步为帝。
诸军找不到皇帝,明面上表示皇帝已死!
只有前任皇帝没了新帝才能登基,很可惜宋结局与齐国双公子一样,坐王座者往往是手段更高明那的个。
公子小白(齐桓公)使计让自己先坐上王位,而赵光义先赵德昭一步回京复坐大宝。
赵德昭慢一步性命皆输。
小刘彻推断完后转头问自个爹:“儿臣说得可对?”
我儿不愧是要坐开国皇帝那桌的人,就是厉害!
刘启喜滋滋地摸了摸儿砸的头:“很接近事实,否则赵光义为什么不收拢残军,倒要绕道涿州去金台屯?”
明显是甩开辽兵的同时又在躲避什么?
太子记住,身为帝王自身安危为首要,哪怕是被逼直面险境也要为自己安好后路不能露怯,否则只会落到宋太宗那样的狼狈下场!
【兵败后的第二年,也就是赵光义登基的第六年,突然冒出‘金匮之盟’,言杜太后与赵匡胤、赵光义及赵普立下盟约:宋家的天下当兄终弟及,即皇位传承应该是:
赵匡胤——赵光义——赵廷美,最后传回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!
而重提盟约的就是赵普,一个与赵光义不和的宋开国功臣,也是唯一能证明赵光义继位合法性的证人】
秦始皇挑眉:合法性?赵家两代人死光的合法性?
他手指摩挲着剑柄,拧眉摇头:手段粗糙,吃相难看。
评点完后想问扶苏如何看,却见他一脸恍然,逐问:“扶苏说说看!”
扶苏连忙出列回复:“后人应在暗指金匮之盟是伪造,它是赵普为保命造出的假天命?”
否则后人怎么会特意点出‘不和’二字?
顿了顿又带着笑追加一句:“儿臣这时才明白,难怪天幕没提到片子里的杜太后,原来在这等着。”
说罢满殿都笑了起来,后人讲的是宋气氛自然松快,再则经过大秦篇点说后,秦始皇父子也在努力破冰,两人关系较之以前大为缓和,至少现在能开口说笑。
【在解决完登基隐患后,赵光义蓄积粮草在三年后又开始挥军北伐。
但是…】
历代君臣从天幕粗嗓子里听出了纠结:
【如果说汉朝信息收集工作,能收集到遥远的罗马情况;唐朝间谍工作能熟知东西突厥内务,那么宋朝的信息工作只能说半桶水,连后赶上的金国都比不上。
这次的雍熙北伐源头来源于辽国八卦。
辽国萧太后跟臣子韩德让厮混,大乱辽政滥杀臣子权贵。
现在辽国已乱成一锅啦!陛下呀,
咱们应该‘请趁其灾祸,攻取幽蓟’,这是进攻的大好时机啊!】
天幕语气带出几分崩溃:【问题是收集信息难道不该看辽边防调动,以及军权更迭吗?
萧太后杀臣子杀权贵杀将军了吗?
而且政权混乱是大面攻击还是局部范围啊?
内政混乱并不代表军事拉胯啊!
你们倒是看看辽国历史,评审一下辽国制度啊!
不是天下所有地方都实行儒家制度啊!】
明
朱元璋拿着辽史快速翻阅,几息对后人言语并不认同:“说的是马后炮话,这是把宋廷上下当呆瓜了?
你都知道让宋翻辽史,你怎么不看看雍熙北伐时期是萧太后权柄未稳之时呢?
宋廷趁机进攻操作得当,还是有机会能收复幽云十六州。”
他放下辽史轻叹:可惜…宋没那个能力。
而一旁鼻青脸肿的朱棣厚着脸皮问朱标:“大哥,收复幽云十六州最好的时机是不是后周柴荣时机啊?”
朱标眼眸复杂地看了他一眼,最终还是回答了他:“周世宗对应的是昏君辽穆宗,他在位十九年与太宗斗争导致内部不稳,再加上辽穆宗本人不恤国事,为人又喜怒无常,动辄虐杀左右嗜酒无度,被辽人称之‘睡王’。
这时期是辽国‘政昏兵弱’期,若有精兵强将定能夺回幽云十六州。
可惜…他摇摇头,无论是柴荣还是赵匡胤,都没截住这次机会。
【自古以来中原文明一直领先于游牧文明,所以周朝诸侯以文明之光压着狄夷打,汉朝匈奴混战总能招降匈奴。
哪怕三国时期汉人也能凭充沛的武力压着四周打,长此以往的文武输出让鲜卑等族进行自我汉化。
但对于不汉化的游牧民族来说,中原文明也可以借鉴优秀之处,以此拉近双方文化距离。
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,在上任可汗在世时直接干翻对方,仿效中原王朝建立世袭君权,从部落进化为封建社会。
在节度使壮大的年代里,他在唐朝与各节度使中左右逢源,伺机壮大。
他重用汉臣,建文字兴学校定律法‘决狱法’,使国制快速完善。
辽国壮大威盛时期,俄罗斯一度用契丹来代指中国】
最后一句话让欧阳修、苏轼等人脸色涨红,他们自诩为华夏正统,没想到…没想到蛮子认契丹不认宋!
对心盛傲气的士大夫而言,这简直是巨大耻辱!
【辽国虽然壮大不是全然照尊中原文化搬中原制度,他们的制度保留了相当重的部落习俗。
如辽国宰相分南北之相,南府宰相由宗室、外戚后族担任,宰相之重让辽国皇后、太后比宋朝更容易临朝称制,摄军国事。
如辽太祖的铁血遗孀述律平,又如雍熙北伐的八卦源头萧燕燕】
宋
听到后人对辽太祖有赞赏之意,司马光抚须冷哼:“人外而兽内之人!”
随即又黯然下去,即使他骂辽太祖有人外形实则野兽心,也改变不了辽国悬浮朝廷上的威压。
倘若宋强盛统一如汉武帝、唐太宗之时,他们岂会怕区一辽国?
【萧燕燕无后族可靠,她代决政事后,只能倚重顾命大臣韩德让和耶律斜轸。
韩家在辽国韩氏三代手握军政,身居要职,加上双方年少有情,只是错过。
于是萧燕燕私下直言:如今幼主当国,我愿谐旧好,那他也是你儿子。
然后命韩德让任南院枢密使总宿卫事,保卫她们母子性命安全。
所以萧燕燕之举哪里是祸乱朝纲?
她含情也是基于政治需要的添头】
胡闹!妖言惑众!
后人多对太祖讲述早让宋君臣坐立难安,如今听到天幕抬举辽国太后,纷纷以言为利器刺向他们深恨的神迹。
国家自有法度,太后安能□□朝政?
他韩德让乃辽汉臣,岂会与辽权贵一条心?
这厮分明是借太后之手除政敌!
…
或许是他们怒气冲天,竟然化为弹幕滑过田羽眼前:萧太后以色拉拢韩德让还有理了?
喵喵喵?这哪个大爷发的?
田羽对天幕狠狠地竖起中指,张着他变声期的嗓子直接开喷:
【大爷务实点行吗?
男人许女人妻位获得支持,女人把姿色当作利剑又有何不可?
谈权力就谈权力,讲什么性别,只有需要借性别获利时才提男女之别。
记住哈,权力就是政治的角逐对象。
赵光义与萧燕燕相比,军事上萧燕燕得分要比他高!】
听到最后一句,司马光一改平日修身养性,青静暴起大声怒喝:“我朝太宗沉谋英断,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…”
话未落音,就被天幕扔下的话打个粉碎。
他死死地盯着天幕上‘但无能’三字,脸色由白涨红,最后一口血喷出不省人事。
宋殿一阵慌乱,但田羽公鸭嗓却在继续:
【史书称他有削平天下之志,但被咱们图书管理精准吐槽:但无能!
至少军事上的布局就很无能。
雍熙北伐就是对他军事能力最好的注解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