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255(2 / 2)

他们愿意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奖励,一点小小的荣誉,一点面子,一个牛皮,一个来自女子的青睐眼波,来自孩子真诚感谢,就付出辛勤努力。

如今看上去要更难一些,他们不是在即将当做家乡的河东,任务也要更加艰难,但荀柔仍然相信他们能够做得好。

“兵卒,当是国之兵卒,民之兵卒,非将帅之兵卒,兵卒征战也好,救灾也好,当归利于民,如此百姓方不避以子弟为兵,”荀柔大声道,“此故言之以利,然百姓卑微,既无门楣,亦不得荣身后世,连温饱已艰难,再无利益,生而何为?”

对于普通人而言,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一样,都与本人毫无关系,小善小恶都不足以引人注目,那么除了求自己,求利益,还能有什么?

雪仍然簌簌的落,没有一丝停歇的迹象,天地间茫茫一片,已没没有了界限。

荀攸站在屋外,听着屋内畅谈,也不知听了多久。

他动了动已经冰凉的脚,向荀缉道,“小叔父正聊得欢畅,我们改日再来。”

“是。”少年垂头,恭敬拱手,“父亲,叔翁与儿的功课,本就还未做完。”

荀攸幽深的眼瞳,轻飘飘的望了一眼儿子,转身,“随小叔父出门一趟,果然大有进益。”

荀缉到底年少,还远达不到能和亲爹互相伤害的地步,缩了缩脖子,默默跟上去。

引导的侍从暗自跺了跺脚,荀公达来而复去,至门不入,他这……怎么交代?

……

屋中,荀彧也在认真倾听,不时点头应和。

含光总是有许多超乎于常人的思考与理论,自幼便是如此,然而这些他连想都未想过的东西,却比他所知道的,包括所有先贤,还要接近于“仁”。

真正的“仁”。

墨家、儒家、道教、农家……那些先贤的理论,交织在一起,变成全新之物,让荀彧感到惊喜又好奇。

只是,含光践行着这种理论,却很少阐释它,但说起这些,总是露出别样的神采,让人忍不住想要看一看他心中的太平盛世,是何等模样。

大道之行,天下为公,大道之世,果然能够出现吗?

“……此事对于招募百姓,迁徙河东也大有益处,让百姓见识了河东兵卒的友善协助,就算朝中一直不允,只要百姓愿意跟随,难道朝廷还能阻拦?”

在不小心跑题十万八千里后,荀柔又总算将话题打捞回来。

“含光,颇善用势。”荀彧点点头,莞尔一笑。

“抽丝剥茧,追根溯源,事间一切自然就能明了,其实并不难。”

“原本不难,然逐利者身陷其中,纵使明白,亦不能为。”荀彧赞许的看向堂弟,然后娓娓道出自己于救灾一事的看法补充。

接着,他们自然的谈论起太尉府中事务,并明年的计划。

荀彧赞同荀柔,明年不再征战,而是巩固关中,整理内政,开阔农田,复兴教化的计划,对于他准备迁民河东与右扶风,也表示出支持。

“不过,虽则长安乃大义所在,关东诸侯轻易不敢来犯,但亦不可不防。”荀彧道,“北方倒还稳当,有友若兄与常青兄在,局势当还能控制,只是南面孙文台占据南阳,其人有虎贲之勇,又依于袁术,不可不防。”

“请问兄长之意。”荀柔知道,堂